- 我的門票
- 我的展會
- 我的行業
- 網站地圖
- 登錄/注冊
“數字中國”助力全球共享數字“新機遇”——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側記
黔山秀水,數潮涌動。近日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在貴陽舉辦。來自31個國家的1.6萬余名嘉賓和375家中外企業參會參展,人們穿梭于各個展館,一幅由人工智能(AI)、低空經濟、量子計算、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交織的數字中國生動圖景躍然眼前。
今年是推進數字中國建設10周年。數博會作為全球首個以大數據為主題的博覽會,一路見證中國與世界攜手擁抱數字時代,成為觀察數字技術演進、交流數字經濟治理、共享數字文明成果的重要窗口。
與會人士認為,憑借領先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開放的數字技術合作和積極的全球數字治理參與,中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浪潮中展現出負責任大國擔當,為全球數字經濟的均衡發展與包容性增長貢獻了智慧。
夯實“數字底座” 縮小各國數字鴻溝
數字中國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數字底座”的支撐。
近期,由中建四局承建的中國建設銀行貴州貴安新區數據中心及大數據應用示范基地項目(一期)首棟主體結構封頂。
該項目建成后可滿足10萬臺服務器部署需求,將成為建行大數據業務主生產中心、高性能算力中心和核心數據備份中心,也能為貴州更好承接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提供能力儲備。
作為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一塊“試驗田”,貴州走出一條“換道超車”新路,成為全球集聚超大型數據中心最多的地區之一。
“最近我去了貴陽的數據中心,周邊是山地環境,我非常喜歡這些數據中心和里面的配置。”烏茲別克斯坦內閣工商管理研究生院教授努爾別克·哈塔莫夫說。
哈塔莫夫介紹,烏茲別克斯坦正在大力建設5G基站,讓民眾(尤其是農村地區的人)能夠用上互聯網。“中國和烏茲別克斯坦有著非常扎實的雙邊關系,我們在這方面有很多交流合作項目。”他說。
8月28日,參會人員在2025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開幕式現場與一款機器人互動。(楊文斌 攝)
8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相關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中國數字基礎設施在規模、技術等方面已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底,5G基站總數與2020年相比增長了5倍,達到455萬個;千兆寬帶用戶增長了34倍,達2.26億戶;算力總規模位于全球第二。
這些能力也在幫助其他國家縮小數字鴻溝,提升數字接入能力。“我們正在和中國合作,進一步升級柬埔寨的數字基礎設施,尤其是5G基礎設施。”柬埔寨參議院秘書長助理孟洪·利夫說,柬埔寨獲得來自中國和其他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對外投資,進一步發展通信基礎設施,目前正在建設從香港聯通過來的高速光纖網絡,預計今年底就能完成。
作為非洲最大的經濟體和人口大國,擁有2.2億人口的尼日利亞正站在數字化轉型的分水嶺上。尼日利亞-中國戰略伙伴關系組織總干事約瑟夫·奧拉松坎米·特格貝介紹,目前尼日利亞有充滿活力的科技生態系統、超1.6億的數字化人口,已全面建成覆蓋全國的光纖基礎設施,包括國家骨干網、城域光纖和“最后一公里”網絡,還擁有眾多金融科技公司。
這些成績與中國支持息息相關。特格貝高度贊賞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作為先行者在尼日利亞發揮的重要作用,“中國在大數據基礎設施、云生態體系和數字治理方面具有相應的能力與獨特優勢。我希望中國與尼日利亞共同打造‘數字絲綢之路’,使數據、思想與解決方案在兩地之間無縫流動”。
創新技術驅動 催生產業跨越式發展
數字中國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一批創新技術驅動。
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在本屆數博會期間,華為公司以“算力黑土地 AI百花園”為主題,聯合50余家伙伴、客戶、機構,共同打造超900平方米的體驗空間展區,全面呈現其在AI、算力、數據流通與產業賦能等方面的實踐。
華為公司常務董事、華為云計算首席執行官張平安稱,華為在打造“全國算力一張網”的同時,也在海外布局打造“全球算力一張網”。“華為云算力的整體規模相較去年同期增長250%。互聯網、汽車、制造等企業都在華為云上訓練大模型、部署AI推理應用、開發AI應用。”張平安說。
過去業界常以“缺芯少魂”來形容中國在高端芯片、操作系統等方面自主可控不足。然而,經過多年攻堅,這些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以鴻蒙系統為例,鴻蒙生態設備總量突破11.9億臺,為手機、汽車、家電等1200多類產品裝上“智能中樞”。
今年國家數據局發布的《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4年)》顯示,2024年,全球新公開的4.5萬件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中,中國專利占比達61.5%。
8月28日,觀展者在數博會上觀看輪足機器人。(陶亮 攝)
新的技術路徑也在孕育新的產業生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聯席智庫專家委員會主任任海平認為,當前許多國家尚未走出經濟低迷困境,迫切需要借助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重振經濟發展。與此同時,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特別是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共建“一帶一路”提供了強大賦能工具。
在他看來,中國作為信息技術發展最快、最具實力的國家之一,有能力也有責任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推廣普及信息技術,幫助它們通過數字化實現跨越式發展。
一批數字經濟企業正在“出海”路上。依托自研的多源異構能源大數據標準化處理體系,中能智新科技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在助力華電、三峽等企業預測未來電力市場發展趨勢,提升市場化運營水平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國內電力現貨地區和菲律賓等海外市場已擁有成功案例,相關產品正計劃推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完善規則標準 賦能全球數字治理
數字中國建設的跨越式發展,離不開規則標準的完善。
放眼世界,不同國家對數據有不同法規要求,如何形成共識、減少壁壘,加強規則標準“軟聯通”至關重要。
歐洲開放協作式數據生態系統(Catena-X)是德國工業4.0戰略框架下的汽車行業數據協作平臺,2021年由華為、大眾、寶馬、西門子等企業及弗勞恩霍夫協會等機構共同推動建設。
“中國在數據空間的標準化制定和能力建設方面,有很多可以分享的經驗。”Catena-X汽車行業數據空間協會總經理漢諾·福肯說,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和技術創新高地,是該協會的關鍵合作伙伴。
“中國在數據安全、數據隱私方面的法律已成體系。”美國摩根路易斯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廖圣強說,在跨境數據監管方面,中國采取的是兼具發展的靈活策略。但在國際上,個別國家基于地緣政治等方面的考慮,出現了監管越來越嚴的趨勢。
中國一向反對“數字叢林法則”,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為塑造全球數據跨境流動與安全治理的新規則、新秩序提供方案。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26個國家簽署了關于加強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在數據規則對話和標準互認、數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數字技術創新合作、數據要素開發利用、數字產業發展和數字化人才培養等多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
“推進全球化布局,必須回答跨境數據合規這道必答題。核心思路就是‘既要管得住,還要放得開’。”中國移動設計院副院長、中移數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韓在吉說,期待中國標準走向全球,逐步成為全球認可的跨境數據合規的數字化標準,為中資企業、中國的數據全球流通提前布局。
參考資料:
BIG DATA EXPO
舉辦地區:貴州
開閉館時間:09:00-18:00
舉辦地址: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長嶺北路1號
展覽面積:60000㎡
觀眾數量:80000
舉辦周期:1年1屆
主辦單位: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網信辦、貴州省人民政府
大數據行業資訊
2025-09-23 17:35:3172